1898 年 12 月,化妝品和服裝商 OBOKO-GO 角倉分店在大阪仙波成立,創辦人為角倉稙次郎。當時經營的產品包括白粉、乳液、髮油、瓶子、牙膏、牙刷、肥皂和白色染髮劑。當時,牙膏和肥皂逐漸在普通人的生活中普及,化妝品開始紮根成為日常必需品,而非奢侈品。
角倉分店以其獨特的廣告吸引了人們的注意,並因其大膽、堅決以及徹底的現金業務而聞名,這在當時的批發商中並不多見。在推動創新措施(如引入提前放假制度、員工參與管理、到農村進行上門銷售以及拓展海外市場)的同時,該分公司還始終將顧客放在第一位,如以低利潤銷售優質產品以及向供應商分發各種化妝品價目表,並隨著國民生活和市場環境的變化而顯著成長。
歷史(以歷史檢視)
1898- 在仙波成立"OBOKO-go 角倉分店"

OBOKO-GO角倉分店在大阪久保寺橋的西詰成立,當時是一家化妝品和服裝商。
建立每月一次的假日制度,並設立了電話
公司改組,更名為"有限合夥門倉商店"。選定看門人為負責人。
為了擴大業務,有限合夥企業改組為股份公司,商號更名為 "門倉商店股份有限公司"。
12 月 1 日被指定為公司創立週年紀念日。


1938- 商號更名為大成股份有限公司,開創新紀元

1945 年,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仙波地區在空襲中遭到嚴重破壞。門倉商店也不例外,儘管公司建築和產品完全燒毀於大火中,但很快就在燒毀的倉庫中匆忙搭建了辦公室,恢復了業務。公司繼續向需要日常用品的大眾供應商品。
在隨後奇跡般復甦的日本經濟中,化妝品和其他製造商的崛起引人注目,新產品在經濟復甦的浪潮中陸續推向市場。
即使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後的混亂時期,仍堅守信念、堅定經營的門倉商店,也取得了顯著的復甦,贏得了顧客的信賴,並於 1951 年將商號更名為 "大昌",進入了業務拓展的新時代。
開設東京分公司(東京都千代田區),擴大銷售通路。
總公司大樓在空襲中被燒毀,所有庫存產品全部銷毀。
從銷售夥伴、供應商和員工中招募股東。
公司更名為大創股份有限公司。
成立大宗堂,作為全面擴展至東京的立足點。


1958- 全面擴展業務,並進行先進的內部改革

1950 年代,日本經濟以世界上前所未有的速度快速成長,從海外引進技術,並增加產品生產的資本投資。在化妝品行業,出現了"機構產品"來取代傳統的"一般產品"。此外,"上門銷售"行業也大幅成長,並進入競爭激烈的時代。零售行業也經歷了前所未有的消費熱潮,超額銷售在零售市場變得普遍和正常化,同時競爭也愈演愈烈。
從這個時候開始,大京經常被要求向全國不同地區的其他同業批發商提供管理支援和協助。在批發商是否無關緊要的爭論中,大创決定應建立一個全國性的銷售網絡,並在同業批發商的支持和協助下,在東京、名古屋、近畿地區和九州地區推動集團化。該公司還開始擴大經營產品的範圍。與此同時,公司內部結構也進行了改革,建立了現代化的合理管理政策。
繼名古屋分公司(愛知縣名古屋市)開業後,東京分公司(東京都千代田區)成立。
引入人事評估制度,從年資制轉變為選拔制。
被通商產業大臣評為出口貢獻企業。
因應業務擴張,開設大阪分公司(大阪府吹田市)。
領先同業在所有辦公室導入電腦。


1973- 以信任為基礎,轉型為 PALTAC 公司

1973 年第一次石油衝擊之後,日本經濟從高速成長進入放緩時期,隨著衰退和通貨膨脹的惡化,消費者的偏好從浪費消費轉向節儉。分銷業也受到很大的震盪,製造商和批發商合併又合併,中小型零售商相繼破產。在此背景下,大创推动管理合理化,并与全国各地的批发商进行集团化。除了轉型為化妝品及日用品的綜合批發商外,公司於 1976 年更名為 PALTAC 公司,所有集團公司均以 Paltac 為名。
自 1980 年代起,便利商店快速發展,居家中心崛起,花俏店、雜貨店等新感性商店誕生。如何應付日益增加的貨量,以及更小、更分散的訂單,是一項挑戰,Paltac 也穩定地取得場地及投資設備,並將物流功能的擴充與合理化作為主要策略。
運送部門獨立,運送合理化。
更名為 "Paltac Ltd."
舉辦第一屆 Paltac Fair。
Partac 獲得日本證券交易商協會 (Japan Securities Dealers Association) 核准為 OTC 註冊發行,股票開始在東京和大阪交易。
開始在台灣委託生產乙烯基雨傘。


1995- "New Paltac "誕生,並開始全國性的 RDC 概念

1990 年代初期,泡沫經濟破滅後,日本經濟進入所謂的平成衰退期。在分銷行業中,除了分銷的合理化和整合之外,由於大型零售店法規的放寬、反壟斷法規的嚴格執行、轉售問題、廣域性大規模零售商規模的快速擴張以及 PB 產品的推出等因素的共同作用,分銷環境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檢討整個分銷系統的行動,包括引進低成本營運和系統化,都已加速進行。
Partac 長期致力於物流合理化和資訊系統改革,以強化廣域配送系統和實現低成本經營,1998 年 4 月與 Shinwa Co Ltd 合併,加快了這一進程的速度。作為"新 Paltac",該公司開始挑戰全國性的 RDC 概念,以強化物流和商品銷售功能,並提高物流效率和優化物流。
成立物流部,旨在建立高效的物流系統。
全公司安裝局域網。
與 Shinwa 合併,並導入分類管理。
在近畿和東海地區開設第一家 RDC,成為新的 Paltac。
推出 Paltac 官方網站。


2005- 與 Mediceo Holdings 整合,進軍製藥業

2000 年代,由於經濟長期衰退,零售市場的價格競爭更加激烈。分銷業的結構不斷受到撼動,包括主要零售商和批發商的破產和合併收購、外資零售商的登陸、尋求與製造商直接交易和體制改革、零售商建立自己的中心以及貿易公司進入分銷業。
與此同時,百泰積極推進集團公司整合、RDC建設、通過合併強化基礎設施、強化批發零售解決方案功能、降低分銷成本等工作,以實現分銷行業的整體優化。
在此背景下,2005 年 10 月,公司通過與最大的藥品批發商 Mediceo Holdings 進行業務合併,進軍藥品市場。這是一次進化,旨在實現作為下一代分銷商在 "美容與健康 "領域的全方位回應,以及追求增值服務,這也將促使我們的供應商進行業務改革。
獲選為 JASDAQ 市場的 J-Stock 股票。
隨著 JASDAQ 證券交易所的成立,Partac 股票也從 OTC 註冊發行轉為 JASDAQ 市場上市發行。
以股份交換方式與 Mediceo Holdings 進行管理整合。
與 Kobasho 合併,更名為 Paltac KS Co.
公司更名為 Paltac K.K.,以成為新一代經銷商為目標。
宣布準備在東京證券交易所第一部上市。


2010- 重新上市,挑戰 1 兆日圓的銷售額

自 2008 年雷曼兄弟倒閉後,日本經濟發生了重大變化,包括日元超強導致出口不景氣、產業空洞化,以及因兼職工增加而出現的 "在職貧窮"。がありました。Paltac 於 2010 年 3 月在東京證券交易所第一部上市,以便靈活應對環境變化,積極發展業務。2011 年,Paltac 藉由東日本大地震的契機,積極強化業務連續性計畫 (BCP),包括在 14 個主要配送中心安裝內部緊急發電機,強化其作為社會基礎建設公司的角色。2015 年,公司更名為大寫字母,並推出三年中期經營計劃,旨在強化企業結構,實現 1 兆日圓的銷售額。
東京證券交易所第一部和大阪證券交易所上市獲得批准,公司重新上市。
全國主要配送中心的內部緊急發電機安裝完成。
總公司大樓從南京豐寺遷至本町橋 2-46。
公司更名為 PALTAC 公司,以確保公司永續成長,並持續因應環境變化,迎接強大挑戰。


2018- 120 週年紀念,進入萬億日圓企業的新階段

自 2012 年起,日本經濟在各項政策的影響及美國股市暢旺等因素下,呈現逐漸復甦的趨勢;在化妝品、日用品及非處方藥品等產業方面,由於個人消費回升,消費信心提升及進口需求增加,市場環境持續堅挺。
自2018年左右,受氣候變化、天災頻仍、入境消費放緩、消費稅進一步上調後消費不振等因素影響,社會經濟環境隨之變得更具挑戰性。
2018 年,PALTAC 從 RDC Niigata 引進新系統"SPAID",該系統於 2018 年開始運作,並自 2019 年起開始營運。RDC Saitama 於 2019 年開始營運,正在建構新時代的物流模式,包括引進新系統"SPAID",以及大幅提升從收貨到出倉的自動化流程。
與 Itoshu Shoji Co Ltd 合併,成立 MK 業務部(現為 MK 業務部)。
首家導入 SPAID 的 RDC 新瀉 RDC 開幕。
12 月 1 日,公司成立 120 周年。
RDC Saitama 開幕,SPAID 的進化版大幅提升從收貨到出貨整個流程的自動化。
在東京證券交易所的市場分類檢討後,從第一部門轉移至 Prime Market。

